瑞士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曾经说过, “语言和思想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两者缺一不可。” 对许多第三文化孩子(TCK)来说,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心弦。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更是身份认同、文化归属感以及自身意识的基础。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语言塑造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语言为我们理解传统、表达情感、与历史建立联系提供了视角。对于在多元文化框架中穿梭的第三文化人(TCK)来说,掌握母语——或者任何其他语言——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语言作为身份的基础
对于在国外或多语言环境中长大的第三文化学生来说,母语不仅仅是一种母语,更是他们家庭故事、文化传统和情感世界的语言。掌握母语有助于自我表达、情感健康,以及与根源的联系。从很多方面来说,母语是最个人化的思维语言。
用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 “我的语言的局限性意味着我的世界的局限性。” 语言能够促进思考、反思和细致的表达——掌握多种语言可以为学习者打开新的概念和文化维度。
为什么多语言学习对全球学生很重要
对于主要以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保持母语的流利程度,甚至学习第三语言,都至关重要。语言多样性有助于:
- 认知发展: 双语和三语学习者表现出更强的思维灵活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元语言意识。
- 文化流畅性: 了解一个人的语言可以让他了解其起源文化的文学、历史和社会规范。
- 情感联系: 语言是我们与家庭、文化和自我意识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
- 学业成功: 扎实的母语基础往往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学科和语言的学术概念。
学校在支持母语发展中的作用
如今,国际学校正肩负起支持多语教育的责任,将其作为全球公民使命的一部分。综合语言课程提供多种母语教学,以及第二或第三语言选项——不仅保护语言遗产,更丰富了整个课程的学习体验。
这些项目鼓励学生日常接触语言,发展早期读写能力,并提供跨学科应用语言的机会。语言学习已成为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数学、历史、数字素养和跨文化对话等各个领域。
最后的想法
语言是一段终生的旅程—— 生命之作 ——塑造了我们思考、联系和成长的方式。对于全球公民和第三文化的孩子来说,保持和提高多语言流利度不仅是一个学术目标,更是个人和文化的需要。
下面,国际学校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途径、社区参与和课外活动整合来支持母语的维护和多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接受自我,同时为全球互联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