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甚至第三语言最好?神经科学和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多地认同这一点:越早越好。
语言学习从出生开始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可以而且应该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在婴儿期,大脑每秒会产生多达30亿个突触连接,以惊人的效率吸收感官体验。正如科图拉克(1997)指出的那样:“婴儿听到、看到、感觉到、尝到和触摸到的一切都会被大脑吸收,并储存在记忆细胞中。”
6-8个月大的婴儿可能拥有大约100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段时期为语言输入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随着大脑在儿童后期开始修剪连接,这种机会逐渐减少。
10岁之前:关键时期
到10岁时,普通儿童的突触连接可能已经丧失了大约一半,但语言学习的基础已经奠定。研究表明,在此阶段之前接触其他语言的儿童更有可能自然而准确地习得语言——模仿母语人士的发音和语调。
相比之下,8岁或9岁以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孩子或许也能成功,但他们的学习往往需要更多有意识的努力,而缺乏本能的流利。年龄较小的学习者不仅更容易区分语音,还能更有效地复述语音——这是学习普通话或英语等语言的关键因素。
准备和早期沉浸
孩子对新环境的好奇心,例如参观新地方或与新朋友互动时的兴奋感,都预示着他们已准备好接触第二语言。这种开放性通常与舒适度相关,这有利于孩子通过游戏、探索和社交更好地学习语言。
研究还表明,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会对新语言的节奏、声音和词汇产生自然的迷恋。相比之下,年龄较大的学习者可能会变得更加害羞,这可能会抑制他们自由表达或冒险的意愿——而这两者对于成功习得语言都至关重要。
沉浸式学习
幼儿在沉浸在与其母语学习方式相似的环境中——通过互动、日常接触和情境语言运用——学习第二语言的效果最佳。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家庭、双语课堂或沉浸式项目来培养,这些项目在结构化输入和自然交流之间取得了平衡。
最后的想法
早期接触第二语言能为终身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支持早期双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说另一种语言,更在于培养自信、适应能力强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在多语言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下面,国际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如何设计早期语言课程,以培养最年轻的学习者的好奇心、流利度和全球公民意识。